分子過敏原微陣列檢測技術詳述
技術原理
此檢測技術基於微陣列生物芯片,能在極少量血清中同時評估超過一百種純化過敏原分子。每項檢測結果以標準化單位(ISU)定量表示,範圍約0.3至200 ISU,提供半定量數據以支持臨床判讀。
定量結果與臨床風險之間存在顯著相關性。高於特定分子(如花生儲存蛋白Ara h 2)15 ISU的IgE水平通常與嚴重過敏反應風險增加相關;而0.3至1 ISU之間的低水平常代表輕微致敏或交叉反應。
樣本需求量
此技術僅需約30微升(約等於半滴水的體積)血清即可完成多重檢測,相較於其他微陣列平台通常需200微升或以上,以及傳統單項檢測每項需40至50微升,樣本需求更少,有效減輕採血負擔,特別適合兒童和難以大量採血的患者。
靈敏度與特異性表現
系統性回顧顯示,此技術的特異性整體高於靈敏度。例如,在牛奶過敏診斷中,特異性可達94至95%,而靈敏度為24至40%。與傳統皮膚點刺試驗和單項IgE檢測相比,其特異性較高,有助於減少假陽性結果,雖然靈敏度略低。
多重檢測範圍與臨床意義
檢測面板中的過敏原分子經過臨床文獻驗證,涵蓋常見食物、吸入性及毒螫過敏原,因此每項結果均具有明確的診斷意義。分子水平分析能區分原發性致敏與結構相似導致的交叉反應,增強診斷準確度。
技術可靠性
大規模研究證實此技術具有良好重現性,批內及批間變異係數均在可接受範圍內,確保檢測結果穩定可靠。
綜合而言,這項微陣列分子過敏原檢測技術在樣本量需求、特異性、結果定量能力及臨床應用方面均具明顯優勢,適合用於複雜或多重過敏病例的精準診斷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