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季節性過敏

重點結論:

季節性過敏是由免疫系統對空氣中花粉或黴菌孢子等常見無害物質過度反應引發的症狀,包括打噴嚏、流鼻涕、鼻塞及眼睛搔癢等。透過避免過敏原、藥物治療及免疫療法,大多數患者可獲得良好緩解。

一、概述與機制

季節性過敏,又稱過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或花粉熱(hay fever),是免疫系統將空氣中顆粒(過敏原)誤認為病原,釋放組織胺(histamine)等發炎介質,引發局部黏膜的搔癢、發紅及腫脹反應1

  • 主要過敏原:樹木、草本、雜草花粉及黴菌孢子。
  • 常見發生季節:春季(樹花粉)、夏季(草花粉)、秋季(雜草花粉)。

二、過敏原及其季節分佈

以下表格彙整主要過敏原及其盛行時期:

季節過敏原種類代表植物
春季樹花粉橡樹、樺樹、楊樹、櫻花等
夏季草花粉、黴菌孢子貝母草(timothy)、百慕大草(Bermuda)、室內外黴菌
秋季雜草花粉蒲公英、豬殃殃、圣誕紅、鼠尾草(ragweed)

三、主要症狀

季節性過敏的典型症狀包括:

  • 鼻部:打噴嚏、流清水樣鼻涕、鼻塞
  • 眼部:眼睛搔癢、流淚、結膜發紅
  • 喉部與咽部:喉嚨癢、咳嗽、後鼻滴流(postnasal drip)
  • 其他:疲倦、頭痛、睡眠品質下降,並可能誘發哮喘或鼻竇炎。

四、診斷方式

  1. 病史詢問:症狀是否與特定季節對應、是否在戶外活動後加重。
  2. 皮膚點刺試驗:將少量過敏原置於皮膚以觀察局部反應。
  3. 血清特異性IgE檢測:量化血液中對特定過敏原的IgE抗體濃度。

五、治療策略

  1. 避免過敏原
    • 於花粉高峰時段減少戶外活動,關閉窗戶並使用空調。
    • 回家後立即換衣、洗臉沖澡,避免將花粉帶入室內。
  2. 藥物緩解
    • 抗組織胺(Antihistamines):口服或眼藥水,減少搔癢及流涕。
    • 糖皮質激素鼻噴劑(Corticosteroid nasal sprays):抑制局部發炎。
    • 減充血劑(Decongestants):短期緩解鼻塞,但不宜長期使用以免反彈性鼻塞。
  3. 免疫療法(Allergen Immunotherapy)
    • 逐漸給予增量過敏原(皮下注射或舌下滴劑),使免疫系統逐漸耐受,適用於重度或藥物無效者1
    • 治療需長期(通常3–5年),並於花粉季節前開始效果最佳1

六、預防與日常照護

  • 查看花粉預報:選擇濕潤、降雨後外出,避開清晨與大風天。
  • 環境控制:室內使用HEPA過濾器、定期清洗冷氣濾網及床單,避免室內潮濕以防黴菌生長。
  • 個人防護:戶外可戴太陽眼鏡、口罩及寬邊帽,減少花粉接觸臉部。

透過對過敏原的認識、精確診斷及因人制宜的治療,大多數季節性過敏患者可獲得顯著改善,並恢復正常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