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鹼性球活化測試
技術原理
嗜鹼性球活化測試利用受試者血液中的嗜鹼性球(約占外周血白細胞0.5–1%)作為敏感指標,通過體外刺激特定過敏原,並量測活化標誌物(如CD63、CD203c)表面表達增加的百分比。結果以活化百分率定量表示,可清晰反映個體對各過敏原的細胞反應強度。
定量結果與臨床意義
結果以過敏原誘導後嗜鹼性球CD63陽性細胞比例呈現,通常分為陰性、弱陽性、中度陽性及強陽性四級。高比例活化(>50%)常與臨床嚴重過敏風險相關;低比例(10–20%)則提示輕微或次要致敏。此刻度化數據有助於進一步決策,如是否需避免特定食物或進行口服食物挑戰。
樣本需求量
BAT 一般需採集2–5 mL全血,並於24小時內完成測試,比起傳統皮膚點刺試驗需面對皮膚破損的風險及觀察時間,BAT 僅需少量血液且無創。流式細胞儀分析也允許一次測試多種過敏原,只需每種過敏原各自加入幾十微升血液樣本。
敏感度與特異性
系統評估顯示,BAT 在多數食物過敏診斷中靈敏度可達70–90%,特異性則介於80–95%。相較於單純測定特異性IgE,其能同時反映IgE介導的功能性細胞活化,減少假陽性和假陰性情況。
優勢概述
- 直接反映細胞活化程度,更接近臨床反應機制
- 定量活化百分率,可進行風險分層
- 無需皮膚受損,適合皮膚病或血管神經性水腫患者
- 可同時測試多種過敏原,提高檢測效率
嗜鹼性球活化測試通過對細胞功能的定量評估,提供了除常規IgE檢測與皮膚試驗之外的重要診斷補充,尤其適合需要更精確風險評估或無法進行皮膚試驗的患者。